#科学颜论进行时#
隐形杀手在身边 有限空间无限风险
你以为危险很远?其实就在脚下。就在身边。那个不起眼的地下室。那个熟悉的化粪池。那个工厂的发酵罐。它们都有一个共同名字——有限空间。96.8% 的事故是中毒和窒息。87.4% 的伤亡因盲目施救扩大。这不是数字。是生命。
1. 认识有限空间:隐形杀手的伪装
有限空间是什么?
封闭或部分封闭。出入口受限。通风不良。并非为长时间工作设计。易积聚有毒有害、易燃易爆物质或氧含量不足。
它们遍布生活与生产。
•地下有限空间:地下室、地下仓库、隧道、涵洞、地坑、废井、地窖、检查井室、沼气池、化粪池、污水处理池。
•地上有限空间:酒糟池、发酵池、腌渍池、纸浆池、粮仓、料仓。
•密闭设备:船舱、贮罐、车载槽罐、反应塔(釜)、窑炉、炉膛、烟道、管道及锅炉。
这些空间看似平常。实则暗藏杀机。
2. 无限风险:致命因素一览
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多元且隐蔽。
•中毒:硫化氢(剧毒,低浓度有臭鸡蛋味,高浓度迅速致命并导致嗅觉麻痹)、一氧化碳(无色无味,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极高)、苯系物、氰化氢、磷化氢等。
•缺氧窒息: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9.5%即为缺氧空间。可导致迅速昏迷死亡。
•燃爆:易燃易爆气体积聚。遇明火或高热即爆。
•其他风险:淹溺、高处坠落、触电、物体打击、机械伤害、灼烫、坍塌、高温高湿。
风险常共存。且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。夏季尤其高发。温度升高。有毒气体更易挥发聚集。
3. 悲剧启示:事故背后的教训
事故多有共性。
2022年3月,江苏丹阳一公司,1名工人在清洗电镀槽时昏迷,3人因施救不当昏迷。2019年6月,广西平果县,1村民在储水池晕倒,8名救援群众相继晕倒,最终9人全部死亡。2007年北京丰台,1人下粪便处理站池内取锹中毒,2人贸然下池施救,3人死亡。
教训深刻:
1.风险辨识不足:未事先辨识评估危险因素。
2.审批制度虚设:未落实作业审批,擅自进入。
3.程序严重违规:未严格遵守“先通风、再检测、后作业”。
4.防护装备缺失:未配备或正确使用呼吸防护用品、安全绳等。
5.盲目施救致命:缺乏应急知识,救援不当导致伤亡扩大。超过50%的死亡者是救援人员。
4. 安全准则:如何抵御无限风险
必须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:
1.必须严格作业审批:严禁擅自进入。存在中毒窒息风险作业需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其书面委托人员审批。
2.必须“先通风、再检测、后作业”: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。检测氧浓度、易燃易爆物质浓度、有毒气体浓度。检测需在安全环境进行,必要时使用采样泵。
3.必须配备防护装备与警示:设置安全警示标识。配备并确保正确使用气体检测报警仪、呼吸防护用品(如正压式空气呼吸器)、坠落防护用品、应急救援装备。存在爆炸风险需用防爆设备。
4.必须实行监护制:配备专职或兼职监护人员。监护人员应具备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,全程监护,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络,不得离开或参与作业。发现异常立即组织撤离。
5.必须进行安全培训:每年至少一次专题安全培训。未经培训合格不得上岗。
6.必须制定应急措施与科学施救:制定现场处置方案。每半年至少演练一次。严禁盲目施救。救援人员需做好自身防护。
5. 法规与责任:坚实的后盾与利剑
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《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》(应急管理部令第13号)是重要依据。
•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第一责任人。
•要求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,建立管理台账。
•对发包作业,需明确职责,统一协调管理。
•对违法行为设有罚款、停产停业整顿等罚则,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。
结语:敬畏规则,珍惜生命
有限空间。风险无限。
它可能是那个你每天经过却从未在意的窖井。也可能是工厂里那个巨大的反应釜。
识别风险。规范作业。科学施救。
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敬畏。每一个步骤都关乎生命。
安全。是一种态度。更是一种能力。
别让疏忽成为悲剧的序曲。别让无知助长风险的蔓延。
从认知开始。从行动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