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意昂体育
意昂体育

新闻动态

苹果前AI高管出手 洗衣房机器人打工仔:叠衣比人整齐 时薪仅3元
发布日期:2025-09-19 01:54 点击次数:141

当你在短视频里刷到机器人跳机械舞时,有个叫Isaacs的家伙已经在波士顿的Tumble Laundry洗衣房打卡上班了。它不用老板盯着,叠的衬衫领口永远朝上,堆叠方向分毫不差,连边角都捋得比家政阿姨还平整;时薪成本只有人类员工的三分之一,还不用午休——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,而是2025年真实发生的“机器换人”现场。更颠覆的是:造出它的不是什么硬核科技巨头,而是两个从苹果离职的AI高管。当实验室里的机器人还在表演“叠毛巾炫技”时,Isaacs已经用实实在在的考勤记录宣告:AI,终于从“秀场”走进了“职场”。

一、洗衣房里的“新同事”:当机器人叠的衬衫比人还标准

走进Tumble Laundry的后门操作间,你很难第一眼发现Isaacs——它不像科幻片里的人形机器人,更像一个装着机械臂的白色操作台:顶部嵌着两个摄像头(像两只圆溜溜的眼睛),下方是灵活的六轴机械臂,末端装着柔软的硅胶“手指”。此刻,它正对着一堆刚烘干的衬衫“发呆”——准确说,是在“思考”怎么叠。

“嘀”的一声轻响,摄像头闪过红光,屏幕上跳出一行字:“识别到棉质衬衫,版型:标准领,尺寸:M码”。下一秒,机械臂轻轻抓起衬衫领口,手指像捏豆腐一样稳住布料,先对折袖子,再翻折下摆,最后整理衣领——整个过程15秒,比熟练工快了近10秒。叠好的衬衫平放在传送带上,领口朝上,边角对齐,连褶皱方向都和旁边的样板一模一样。

“它刚来的时候,我们都觉得是老板买的‘高级玩具’。”洗衣房店长玛丽笑着说,“结果第一天就把我们惊呆了:100件衬衫,它叠坏了3件,人类员工平均要坏5件;堆得比货架还整齐,我们还得返工调整。现在?它负责上午的高峰时段,我们负责检查和打包,效率提了40%。”

Isaacs的“上岗资格证”,藏在Weave Robotic制定的23条《衣物折叠标准》里。比如T恤要对折成15×20厘米的长方形,毛衣不能有卷边,带帽卫衣要把帽子塞进内侧——这些标准不是拍脑袋定的,而是团队花了3个月,走访20家洗衣房总结的“人类质检员最在意的细节”。更绝的是收纳环节:叠好的衣物会被机械臂轻轻推到指定区域,操作台永远保持干净,连掉落的线头都会被真空吸走。

“以前总说机器人‘只会做简单重复的工作’,但Isaacs让我明白:它能把‘简单’做到极致。”玛丽指着监控里的数据,“人类叠衣工连续工作2小时就会手抖,它8小时状态一样;我们最怕真丝和雪纺,它却能通过摄像头识别材质,调慢机械臂速度——上个月有件客户的香奈儿丝巾,它叠得比专柜还小心。”

二、从“看、想、做”到“学”:机器人的三重“生存技能”

Isaacs能在洗衣房站稳脚跟,靠的不是“大力出奇迹”,而是Weave Robotic的“技术三板斧”——说白了,就是让机器人拥有“眼睛、大脑、手”,还能“边干边学”。

第一板斧:会“看”会“想”的VLA模型。这是机器人的“大脑中枢”,全称“视觉-语言-动作模型”。简单说,就是让机器人既能“看懂”衣物(摄像头拍张照,就知道是衬衫还是袜子),又能“听懂”指令(输入“叠成方块”,就知道该怎么动),还能“规划动作”(先抓哪里,再折哪里,力气多大)。

团队负责人解释:“以前的叠衣机器人,要么靠预设程序(只能叠固定款式),要么靠纯视觉识别(遇到花纹就懵)。我们的VLA模型,相当于给机器人装了‘衣物百科全书’——它见过100万件不同材质、款式的衣服,知道‘雪纺要轻折’‘牛仔要用力’,甚至能根据标签上的‘不可折叠’字样拒绝操作。”

第二板斧:“远程老师傅”随时救场。你可能会问:万一遇到没见过的衣服呢?Isaacs有个“秘密武器”:当它识别失败(比如衣服打结、材质特殊),操作台会亮起黄灯,远在加州的人类操作员通过屏幕“接手”——用鼠标指点“先拉左边袖子”,机械臂就会跟着动。目前,70%的衣服它能独立搞定,剩下30%靠“远程老师傅”教,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,就能自己解决了。

“这不是‘作弊’,而是人机协作的智慧。”CTO Kaan Dogrusoz说,“真实世界永远比实验室复杂:有人会把湿衣服丢进来,有人会把袜子塞进衬衫领子里。与其让机器人‘死磕’,不如在关键时刻拉它一把——就像老师傅带徒弟,教一次,它就记住了。”

第三板斧:越干越聪明的数据闭环。每天下班前,Isaacs会自动上传当天的“工作日记”:叠了多少件衣服,哪些材质耗时最长,哪里出错了。这些数据会被用来训练新一代VLA模型——上个月它叠真丝衬衫要25秒,这个月已经降到18秒。“我们相当于给机器人开了个‘错题本’,”CEO Evan Winelan比喻,“人类需要10年经验才能成为熟练工,它可能只需要3个月——因为它不会忘记任何一次教训。”

三、为什么是洗衣房?前苹果高管的“实用主义”创业课

Isaacs的“第一份工作”选在洗衣房,不是偶然。这背后藏着Weave Robotic最精明的商业逻辑——也是两个前苹果高管从“巨头”出来后,最想打破的“AI创业误区”。

“在苹果时,我们见过太多‘为技术而技术’的项目:花几千万研发一个能跳芭蕾的机器人,最后只能在发布会上表演3分钟。”Evan说,“我们创业第一天就定了规矩:绝不做‘展台上的机器人’,要做‘能赚钱的机器人’。”

洗衣房,正是他们眼中的“完美起点”。这个行业有三个痛点:第一,人力成本高——美国洗衣房叠衣工平均时薪15美元,还招不到人;第二,标准化难——不同员工叠的衣服差异大,客户投诉率高;第三,场景可控——室内环境、衣物类型相对固定,适合机器人“练手”。

“我们算过一笔账:一台Isaacs的硬件成本约5万美元,按每天工作8小时、时薪成本3美元算,1年就能回本。”Evan说,“这比投自动驾驶、家用机器人靠谱多了——那些场景太复杂,5年内看不到盈利。洗衣房?现在就能签合同。”

团队的“苹果基因”也帮了大忙。Evan曾领导Siri的AI项目,知道“用户体验比技术参数更重要”——所以Isaacs的摄像头会在闲置时自动折叠(保护隐私),机械臂动作轻柔(避免吓到用户);Kaan参与过Apple Watch的研发,擅长“把复杂技术塞进小盒子”——Isaacs的机身比洗衣机还小,普通洗衣房都能放下。

“苹果教会我们:好技术不是炫技,是解决问题。”Kaan说,“Siri的语音识别准确率从80%提到95%,用户感知不到技术,但会觉得‘它更懂我了’。Isaacs也是一样:用户不需要知道什么是VLA模型,只需要看到‘我的衬衫叠得比以前整齐’——这就够了。”

四、当机器人开始“打工”:我们该害怕还是期待?

Isaacs上岗的消息传开后,评论区吵翻了:“机器人抢人类饭碗”“时薪3美元会逼死劳动者”“以后家政阿姨都要失业了”。但在Tumble Laundry的操作间,真实的故事是“协作”而非“替代”。

“以前我每天要叠300件衣服,累得手腕疼。现在我负责检查Isaacs的‘作业’,教它叠特殊材质的衣服,还能抽空和客户聊天。”叠衣工艾米说,“时薪从15美元涨到了18美元——因为我成了‘机器人督导员’,比以前更值钱了。”

这或许是AI时代最真实的图景:不是机器人取代人类,而是“人机协作”创造新职业。就像ATM机没让银行柜员失业,反而催生了理财顾问;收银机没让收银员消失,反而让他们有时间服务客户。Isaacs的出现,可能会淘汰“纯体力叠衣工”,但会催生“机器人训练师”“设备维护员”“流程优化师”等新岗位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“信任”问题。当机器人开始处理我们的私人物品,隐私怎么保障?Weave Robotic的解法很“苹果”:所有数据在本地处理,不上云;摄像头只识别衣物特征,不记录人脸;用户可以通过APP关闭机器人的“学习功能”——这些设计,让Tumble Laundry的客户接受度超过了80%。

“我一开始担心它会拍我的内衣。”常客苏珊笑着说,“后来看到摄像头会‘闭眼’,数据只存本地,就放心了。现在我还会特意选Isaacs当班的时间送衣服——它叠的衬衫,我直接穿都不用熨烫。”

五、从洗衣房到你家:通用机器人的“野心”

Isaacs的终极目标,不是当一辈子“洗衣房工人”。在Weave Robotic的办公室,墙上挂着一张“机器人成长路线图”:2025年,搞定洗衣房叠衣;2026年,增加“整理衣柜”功能;2027年,进军家庭场景,帮你叠衣服、收快递、擦桌子。

“洗衣房只是‘练兵场’。”Evan指着屏幕上的原型机,“明年我们会推出家用版Isaacs Mini:体积和微波炉差不多,能叠T恤、袜子、内衣,价格控制在2000美元以内——相当于请半年家政阿姨的钱。”

这背后,是“通用机器人”的梦想。现在的家用机器人,要么只会扫地(如Roomba),要么只会擦窗(如科沃斯),Isaacs想做的是“多面手”——靠VLA模型识别不同物品,靠机械臂完成不同动作,靠数据闭环持续学习。

“未来5年,每个家庭可能都会有一个‘机器人管家’。”Evan预测,“它不会像科幻片里那样和你聊天,但会默默帮你叠好衣服、整理书桌、提醒你吃药。它不是‘机器仆人’,而是‘生活搭档’——就像现在的手机,你不会觉得它是工具,而是生活的一部分。”

尾声:AI的“成人礼”,藏在衬衫的褶皱里

当Isaacs的机械臂第1000次抓起衬衫领口时,它可能不会意识到:自己正在完成AI行业的一场“静默革命”。从AlphaGo打败李世石,到波士顿动力机器人跳街舞,过去10年的AI总带着“炫技”的光环;但今天,一个在洗衣房叠衣服的机器人,用15秒一件的速度、3美元时薪的成本、97%的客户满意度,证明了“实用主义AI”的力量——它不需要震惊世界,只需要解决一个小问题,然后,赚到第一笔钱。

这或许就是AI真正的“成人礼”:从实验室走向菜市场,从发布会走向洗衣房,从“我能做到”变成“我能做到,还能赚钱”。Isaacs的故事告诉我们:最酷的技术,从来不是在展台上跳舞的机器人,而是那个在你看不见的角

电话咨询
微信咨询
微信:
意昂体育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