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城市里的小众街巷#
梁思成 林洙 十年
争议婚姻中的温暖与孤寂
1962年。北京。一场婚礼静悄悄。
没有宾客盈门。没有仪式鲜花。
61岁的梁思成与34岁的林洙。
捧着一碗红糖水。完成了结合。
❖
舆论瞬间炸开。
亲友圈一片哗然。
27岁年龄差。林徽因学生的身份。前夫程应铨是梁思成弟子。
林洙被贴上“薄情”“野心”标签。
梁思成长女梁再冰——只比林洙小一岁——联合家族写信反对。
甚至以断绝关系相胁。
梁思成却坚持。
他太需要陪伴了。
❖
回望来时路。
1948年。林洙初到清华。
因父亲请托,林徽因亲自为她辅导英语。
温暖。幽默。消瘦却热情——这是林洙对林徽因的初印象。
1949年。林洙与程应铨结婚。
梁思成是证婚人。林徽因慷慨资助。
命运转折在1957年。
程应铨被打为“右派”。林洙选择离婚。
她带着两个孩子。月薪62元。艰难度日。
同时。梁思成正陷入深渊。
1955年林徽因逝世。
他守了七年。孤独蚀骨。
“徽因的离去。是永远的痛。”
❖
靠近。是相互救赎。
林洙调入清华资料馆。协助梁思成整理资料。
帮他买药。做饭。照顾母亲。
梁思成鼓起勇气写信表白:
“你的出现让我的生活重新有了温度。”
林洙泪流满面。
1962年。他们结婚。
迎接他们的却是冰霜。
梁思成友人张奚若宣称:若结婚就断交。
林洙试图取下客厅中林徽因画像。
梁再冰回家看见。
直接扇了继母一耳光。
梁思成默然。只低声说:“何必呢。”
❖
婚姻真实面貌。是柴米油盐的扶持。
特殊时期来临。梁思成被批斗。工资停发。
全家五口——包括林徽因母亲——挤在24平米漏风小屋。
北方零下20度。窗户没玻璃。
靠煤球炉勉强保温。
林洙用62元工资支撑全家。
彻夜添煤。防止梁思成病情恶化。
建筑学者杨永生后来说:
“没有林洙。梁思成活不到1972年。”
❖
但情感隔阂难以消弭。
梁思成难忘林徽因。
1963年。他独自去墓地祭拜。
林洙发现后说:“你应当告诉我。”
北京古城墙面临拆除。
梁思成忧心如焚。肺气肿恶化。
他求林洙去西直门拍照留存。
林洙害怕被批斗:“你想让人家把我这‘反动权威’老婆揪去示众吗?”
梁思成沉默。脸上满是痛苦。
❖
1972年。梁思成病危。
临终前。他拉着友人的手说:
“这些年。多亏了林洙。”
林洙听罢泪如雨下。
这八字。是认可。是感激。
却也透着一丝无奈与疲惫。
❖
林洙晚年坦言:
“我觉得他对我的感情。比对林徽因还深。”
许多人觉得夸张。
但她坚守十年。整理梁思成遗稿。出版《图像中国建筑史》。
也因拍卖林徽因遗物、出书爆料隐私陷入争议。
❖
如何评价这段婚姻?
梁思成与林徽因。是才子佳人学界神话。
与林洙。是互相救赎共渡难关。
需要与被需要。依赖与扶持。
在岁月艰难处照见人性真实。
林洙说:“如果抛开世俗烦恼。我们就是最幸福快乐的。”
爱情不止一种模样。
梁思成用十年婚姻。
说了真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