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4年春天,越南渭川县清水河以北的山林里,炊事兵阿强正蹲在战壕里数着最后几粒木薯粉。
突然,一阵刺眼的白光划破夜空,紧接着就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。
他本能地抱头蜷缩,感受着大地的剧烈颤抖。
等炮火暂歇,他抬头一看,傻眼了——昨天还郁郁葱葱的山头,现在活像被巨型砂纸打磨过一样,灰白一片。
"这哪是打仗啊,简直是给山做美容!"阿强苦笑着对战友说。战友没接话,只是死死盯着手里那碗发霉的木薯糊,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。这就是后来被越军称为"世纪石灰窑"的老山战场,一个连树皮都被炸得精光的地方。
中国军队的炮兵在这片山区展现了惊人的压制力。上千门火炮组成的"钢铁交响乐团",24小时不间断地演奏着死亡进行曲。炮弹像不要钱似的往山上砸,炸得越军士兵连上厕所都得掐着表——谁知道下一秒炮弹会不会落在茅坑旁边。
后勤兵阿明至今记得那次送补给的经历。"我们比外卖小哥还惨,不仅要防炮弹,还得提防那些会说越南话的中国侦察兵。"他说着摸了摸脸上的伤疤,"有一次我们以为是自己人来送饭,结果打开一看,好家伙,里面装的是手榴弹!"
在685高地上,越军356师876团2营5连的士兵们正在经历一场现实版的"饥饿游戏"。中国军队的炮火封锁让补给线彻底瘫痪,士兵们饿得前胸贴后背。排长阮越宁左臂受伤后死活不肯下火线,最后头部中弹牺牲时,手里还攥着半颗没来得及扔出去的手榴弹。
六天激战后,一个满编连队打得只剩不到二十人。连长清点人数时,看着残缺不全的队伍,突然笑出了声:"这淘汰率,比《越南好声音》还高啊!"只是那笑声比哭声还难听。
最让越军头疼的是中国军队的"氪金战术"。人家打仗是精打细算,中国军队是挥金如土。越军开一枪,中国军队就回敬十发炮弹。老兵阿德吐槽道:"他们打炮像在玩消消乐,看见块石头都要炸成粉末才甘心。"夜间的炮火更是夸张,把天空照得跟跨年晚会似的,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庆祝什么节日。
后勤保障的差距简直让人心酸。中国军队那边顿顿热饭热菜,越军这边连干净水都喝不上。有个军官视察时信誓旦旦说要给每人每周加半公斤肉,结果直到换防都没见着肉星儿。士兵们自嘲说,这承诺比偶像剧里的海誓山盟还不靠谱。
炊事兵阿强最拿手的是"战地限定版雪花酥"——把发霉的木薯粉搓成团,再撒点盐巴。"吃了保证让你忘记饥饿,"他苦笑着说,"因为你会忙着拉肚子。"有一次全连吃了他的"创意料理",第二天战壕里的味道比炮弹还呛人。
战争打到后期,中国军队的科技装备开始降维打击。夜视仪、反炮兵雷达这些高科技玩意,让越军彻底没了夜战优势。工兵阿勇抱怨道:"我们排雷的速度,还赶不上他们布雷的零头。"最绝的是中国军队用火箭炮布雷,一次就能撒出去几百颗地雷,跟天女散花似的。
九年打下来,老山战场的山头平均被削低了好几米。退伍老兵阿德去年故地重游,看着变成旅游景点的战场,摇头苦笑:"现在倒好,炮弹坑都成网红打卡点了。"导游指着那些坑坑洼洼的岩石说这是"战争艺术品",听得阿德直翻白眼——当年他们可是用命在填这些"艺术品"啊。
虽然越南官方一直宣称取得胜利,但前线士兵心里都清楚,这仗打得比选秀节目黑幕还憋屈。停战那天,阿强把剩下的木薯粉全扔进了河里。"去你的木薯粉!"他对着河水大喊,结果被连长罚洗了一个月的厕所。
本文仅供休闲娱乐,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