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说点赞关注的人,运气都不会太差哦!想要财运亨通,就从关注我开始吧!祝您日进斗金,财源广进!
曾几何时中国航空工业尚在奋起直追,而俄罗斯则凭借苏联时期的雄厚积淀,在中国航空合作中扮演着技术传授者的角色。CR929项目启动初期,俄罗斯对核心技术的严防死守,甚至连最基础的零部件都不愿轻易示人。即便是军贸领域,也曾有过“拆卸”的戏码,例如苏35战斗机交付时,关键的“敌我识别系统”就被悄然移除,技术,俨然成了俄罗斯手中最后的筹码。
光阴荏苒十年白驹过隙,世事早已变迁。西方严厉的制裁重压,使得俄罗斯航空工业步履维艰,产能急剧萎缩,市场空间受到严重挤压,昔日的技术高地也开始显露颓势。正是在此背景下,普京一改往日态度,主动向中国抛出了“橄榄枝”,提议为中国的C929宽体客机提供一揽子核心技术支持,甚至包括被誉为“工业皇冠明珠”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——PD26重型发动机。
这份看似慷慨的厚礼”,实则源于俄罗斯航空工业在生存边缘的挣扎。PD14发动机目前年产量仅为12台,远不足以满足其军事和民用市场的双重需求。面对中国C919的成功,其订单已排至2030年,俄罗斯深知,若再不展现诚意,曾经的中国市场将不再需要他们的“过时技术”。
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十年前那个急于以市场换取技术的追赶者。C919的问世,是中国坚持自主研发的辉煌胜利。在关键的国产碳纤维材料领域,其强度和重量已然超越了俄方提供的技术水平。发动机方面,CJ1000A和CJ2000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,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实现“中国心”的腾飞。
面对俄罗斯姗姗来迟”的提议,中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理性和审慎。PD26发动机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,其可靠性和适配性尚待严格验证,而核心测试数据,俄方依然守口如瓶。更现实的是,俄方提出的技术转让费用竟比十年前高出五倍之巨,中国商飞的工程师私下表示,这些技术资料的参考价值甚至不及团队三年前的实验数据。
尽管如此从战略层面考量,俄罗斯的提议并非全无价值。在“断供”威胁的背景下,这无疑为中国大飞机产业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“技术备份”选项。但必须明确的是,这个“备份”的定位,仅仅是备选方案,绝不可能动摇中国坚持自主研发的主线战略。
归根结底这份厚礼”的最终接受与否,以及如何接受,其主动权已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。中国已不再是被动接受的追赶者,而是拥有选择权和话语权的强大参与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