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肯定想不到,一家搞机器人和停车场的公司,股息率居然接近8%。
这数字甚至跑赢了绝大多数银行理财和信托产品。
首程控股刚刚交出的半年报,让不少投资者瞪大了眼睛。
收入7.31亿港元,同比增长36%,净利润3.39亿港元,增长30%。
更实在的是,它中期分红2.71亿港元,同比也涨了30%。
一边是高增长,一边是真金白银回馈股东,这打法在科技圈确实不多见。
业务上它两手抓,一手是“稳定收租”,一手是“爆发增长”。
资产运营业务收入5.11亿港元,涨了26%,像是一个压舱石。
而资产融通业务大幅飙升69%,冲到2.20亿港元,成为最强引擎。
停车场不只是停车,还正在变成充电站。
公司加速推进“停车+充电”模式,吃上了新能源这波红利。
你以后去机场停车,可能顺便就把电充满了。
这生意稳定又高频,现金流源源不断。
他们还上了AI客服,基于DeepSeek V3和通义千问,直接省掉一半人工工作量。
成本下去了,效率咔咔往上走。
但这都不是最精彩的,真正的大戏在机器人那边。
上半年,首程投资的机器人公司名单一长串:墨现科技、云深处、云鲸智能、微分智飞……
这还不包括之前已布局的宇树科技、银河通用、星海图等一批龙头。
它不光投钱,还开始推动这些技术落地。
比如万勋机器人,在成都环贸ICD搞出了全国首个“机器人+”自动充电快闪店。
你去逛街,机器人帮你充电,这画面已经成了现实。
在医疗领域,他们投的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,完成了高难度的全膀胱切除术。
真刀真枪用在临床上,这不是概念,是实实在在的应用。
更猛的是,公司自己也从幕后走向台前。
携被投企业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、世界机器人大会,一口气拿了37个奖。
12块金牌、14块银牌、11块铜牌,这实力藏不住了。
他们还办产业生态峰会,一口气签了50多家企业。
最近又和阿尔特签订协议,成立机器人先进材料公司,专攻电子皮肤、腱绳这些高端材料。
全产业链布局越来越清晰,从研发到应用,一点都没放过。
再看财务,首程的底子不是一般的厚。
账上现金超过80亿港元,银行里放27亿,理财32亿。
而且它还清了一切业务贷款,负债资本比率降到12.4%。
两家评级机构连续三年给它AAA最高信用等级。
这财务状况,稳得让人放心。
它的使用权资产也涨到23.8亿港元,同比增长5.5%。
这些主要是核心地段停车场经营权,车流人流不愁。
哪怕停车费不涨价,光靠规模扩大,业绩也能稳步往上走。
再加上充电、AI增效这些手段,增长动能只会更强。
分红方面,公司一点也不抠门。
2018年以来累计分红超过50亿元。
今年已派息8.8亿港元,还在持续回购股票,年内买了4000多万股。
股息率逼近8%,这哪像科技股,分明是收息股的派头。
但它的增长故事,又完全是科技范儿。
最近股价横盘,可北向资金一直在悄悄吸货。
过去60个交易日,净买入5.08亿股。
最近20天,又扫货1.26亿股。
北向持仓比例已超过15%,筹码越来越集中。
之前市场担忧的可转债转股压力,也基本消化完了。
1.8亿美元可转债7月9日发行,转股带来的抛压现在已经减弱。
浮筹洗净之后,走势反而更清晰了。
短期来看,宇树科技上市已是大概率事件。
之前智元机器人传借壳,上纬新材股价翻了15倍。
有这个故事在前,资金对首程的关注度低不了。
而公司自己也成立机器人科技产业公司,开门店、搞4S店、做产品代理。
战略重心明显从“投出去”变成“推出去”。
落地应用一旦起量,业绩天花板还会大幅打开。
停车场和园区业务,不光是现金牛,还为机器人提供了真实的测试场。
有场景、有数据、有运营经验,这种生态协同,别人想抄都难。
首程这家公司,一边收停车费,一边投机器人。
一边派高息,一边高增长。
你说它到底是科技公司,还是收租公司?
其实它两种都是,又都不只是。
这种 hybrid 打法,市场上还真找不出第二家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