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杯落幕,尘埃落定。澳大利亚女篮以88-79击败日本女篮,首次问鼎亚洲杯冠军,成功终结了日本女篮六连冠的神话。中国女篮呢?则以101-66横扫韩国,捧回了季军奖杯,算是给球迷吃下了一颗定心丸。排名一字排开:澳大利亚榜首,日本次席,中国第三,后随韩国、新西兰、菲律宾、黎巴嫩及印尼。如此排位,热闹非凡,却也耐人寻味。
先聊一聊澳大利亚。自打2017年加盟亚洲杯,每一届都稳居前三,今年终于修成正果。别看小组赛输过日本,决赛场上却收拾起散漫,全队硬是一致对外,精准打卡。半决赛的锐不可当,到决赛时的有条不紊,无怪乎她们能封王。或许澳大利亚人要感叹一句:加入亚洲杯,真是一门极有性价比的投资。
而日本女篮的连冠梦,终于画上句点。小组赛她们一度让人对其“安全感”无可挑剔,但逼到决赛那几分钟,澳大利亚一波11-4的攻势如秋风扫落叶,把日本的优势吹得荡然无存。田中心单节10分,无奈独木难支,队友们追分到断气,分差却如弹簧,一松就回弹。决战即如赌博桌上“梭哈”,拼的不是历史而是当天的手气——此刻的日本女篮,手气没跟上气势。
对比之下,中国女篮的季军争夺战算是“气定神闲”。局面一开,中国队13-2迅速领先,把对手摁在起跑线上。王思雨和杨力维联袂发威,张子宇、韩旭前赴后继,罗欣棫三分直入人心。上半场比分已拉到奢侈的29分,下半场再加一把火,分差刷到30开外,韩国姑娘们只剩苦笑。数据上,王思雨19分7板7助,张子宇18分,有如此多点开花,还真是“不想赢太难”。
或许你会问,为什么中国女篮没能决赛?原因复杂,表里皆有。首先,队伍伤病和磨合问题显现,宫鲁鸣的调教犹未到火候,战术切换还略显生涩;其次,日本、澳大利亚的打法更国际化,攻防两端速度与准度占了上风。中国女篮还处在试验与适配期,距离“全盛体”只差最后一道临门一脚。
有趣的是,澳大利亚女篮这种“横空出世”的模式,其实映射了亚洲篮球的一种新格局。只要你有素质、有体系、能自律,即便是“半路入门”,也能很快上手。亚洲女篮这几年已不是“一强独大”,而是“群强并起”,正如世界杯足球赛,谁也不能高枕无忧。
而中国女篮主教练宫鲁鸣赛后表态:“不会因亚洲杯失利放弃国家队。”这倒是颗定心丸。冠军之路不靠一腔热血,得靠持续磨合与冷静分析。宫指导的镇定与长远目光,是球队未来能否持续引爆的关键。中国女篮未能登顶,但这场季军之战至少说明,队伍底蕴犹在,一夜回炉再出发,总比伤筋动骨来得稳妥。
亚洲杯今年的剧情,其实也和社会不少现象异曲同工。有的靠持续深耕翻身,有的靠突击上位搅局。昔日霸主会因安逸而懈怠,新贵则以拼搏换地位。篮球场如生活,谁都有可能有高光时刻,也都要面对被碾压的尴尬。胜负既分高下,也分天时地利人和。
终场哨响,排名已成历史。归根结底,亚洲女篮不断在涌现新势力,彼此碰撞、借鉴、超越,才有了更激烈的竞争和更具观赏性的对抗。这轮比赛,不只是金牌银牌铜牌的归属,更是中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、韩国女篮各自国运、体制、人才培养的一次全方位对照。
留白当思:未来的亚洲女篮,究竟会进入一个多头争霸的“春秋战国”,还是冷不防再次出现一个新王横空出世?悬念还在,期待也在。无论怎样,愿我们能在下一个亚洲杯,为女篮、为拼搏、为不言弃而呐喊。
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、有益、向上的新闻内容,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告知,我们将妥善解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