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拿马港口这出戏码最近有了新动静,核心就两件事:中国在关税问题上跟美国摊了牌,同时中国企业正想办法入股当地港口。
这事儿看着是商业操作,可里头夹着的地缘政治味道,谁都闻得出来。
先说巴拿马审计署那份“重磅报告”——它直接冲着李嘉诚的长和集团去了,列出三大问题:续签手续没走官方流程、利润通过分包商转移、拖欠政府12亿美元分成。
这份报告发布时间很“巧”,恰在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到访巴拿马前几小时。
明眼人一看就懂,这背后若没有华盛顿推动,节奏哪能卡这么准。
长和当然不认账,旗下港口公司PPC立刻反驳:投资远超承诺金额、税务操作符合当地法律、28年来股息没断过。
但巴拿马司法部已经行动了,直接启动对当年签约官员的刑事诉讼。
为什么美国这么盯着巴拿马不放?说白了,运河就是全球贸易的咽喉。
全球6%的海运量、中国21%的商船都指着这条水道。
谁能捏住运河两端的港口,谁就能影响物流命脉。
特朗普政府显然急了,一边军演施压(50个陆战队员加军舰开进巴拿马),一边喊话要“从中国手里夺回控制权”——虽然运河主权根本不在中国手里。
中国的反应很务实。
一边在关税战场周旋,5月刚在日内瓦谈成阶段性协议:中美互相取消91%的加征关税,留10%当谈判筹码。
一边在港口问题上布局,中远海运这样的国企早就盯上了巴拿马曼萨尼约港,想增持股份强化存在感。
这步棋既是商业考量,也是给贸易安全加道保险——万一美国真掌控运河两端港口,限流或加征“政治附加费”,中国货船的成本和效率必然受损。
博弈的复杂性还不止于此。
中国自己推动的替代方案也在推进,比如秘鲁的钱凯港。
中远海运砸了13亿美元建这个港,目标很明确:未来南美铁矿、锂矿、大豆可以直接走太平洋航线,不用再挤巴拿马运河排队缴费。
但这个项目最近也被秘鲁政府盯上,突然要求管控港口使用费。
你看,关键节点处处是暗礁。
至于长和集团,现在简直像被架在火上烤。
原本想打包43个港口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套现190亿美元,结果中国启动反垄断审查,巴拿马又翻旧账,交易直接卡死。
更憋屈的是,李嘉诚在国内被骂成“卖国贼”,在西方阵营又始终被当外人——97岁的超人生意做了一辈子,这次可能真要血本无归。
这场港口争夺的本质,早就超出商业逻辑了。
美国用的是“军演+审计+资本”组合拳,中国则靠法律审查和基建替代来破局。
小国如巴拿马确实难做,但大国博弈的残酷就在于:当两个巨人掰手腕时,桌上的棋子往往身不由己。
现在唯一能确定的是,无论关税还是港口,中美谁都不会轻易松手。
后续怎么走?得看巴拿马法院的裁决、中国反垄断审查的结果,还有美军在运河边“演习”的力度了。
#图文打卡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