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次,咱们不聊别的,就来聊一场,军迷圈子里,永恒的“关公战秦琼”——东方的“支点”,对决西方的“战隼”。
当我们把米格-29和F-16,这两款,诞生于冷战巅峰时期的,经典三代机,放在一起的时候,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问:它俩是不是差不多啊?
这个问题,就好像在问:一个顶级的“短道速滑”冠军,和一个顶级的“马拉松”冠军,谁跑得更快?
今天,我给你一个最核心也最本质的观点:
米格-29和F-16,从来都不是“性能相当”的对手。它们,是,两种,截然不同的“设计哲学”,催生出的,两个,性格迥异的“空中武士”。
要搞清楚,它俩的差别,我们,就要先,给它们,画两张“人物画像”。
米格-29的“画像”:一个“前线机场的角斗士”
米格-29,从它,诞生的那一刻起,它的使命,就,非常纯粹和明确:保卫,前线的机场和阵地,在最短的时间内,起飞,冲上去,和,来犯的敌人,进行,近距离的“空中肉搏”。
所以,它的所有设计,都,围绕着这个核心。
它的优点,非常突出:
超强的机动性:米格-29,是,一个,为了“狗斗”(近距离格斗)而生的天才。它,那,两台,推力巨大的RD-33发动机,赋予了它,极其恐怖的爆发力。在,低空、低速的状态下,它的盘旋、爬升能力,都,非常惊人。著名的“眼镜蛇机动”,就是,米格-29家族的“招牌绝技”。
皮实耐用:它,被设计用来,在,条件恶劣的,前线野战机场起降。所以,它,有,粗壮的起落架,甚至,还有,独特的,可以在地面关闭的“主进气道”,和,用来防止吸入异物的“背部辅助进气门”。
但是,它的缺点,也同样致命:
出了名的“腿短”:因为它,不需要,飞很远,所以,它的机内载油量,非常小。作战半径,只有短短几百公里,被,无数军迷,戏称为“机场保卫者”。
天生的“近视眼”:早期型号的米格-29,它的雷达,和,航电系统,跟西方的标准,差了,不止一个时代。它的雷达,探测距离近,抗干扰能力差,而且,无法,同时攻击多个目标。
功能单一:它,就是一个,纯粹的“制空战斗机”,基本,干不了,对地攻击的活儿。
F-16的“画像”:一个“多功能的全能选手”
F-16,从诞生之初,它的定位,就,更加灵活和全面。它,不仅要能,打赢空战,还要能,执行,对地攻击、侦察等,各种各样的任务。
所以,它的设计,追求的是“平衡”与“效费比”。
它的优点,非常全面:
“眼尖腿长”:F-16,从早期型号开始,就,配备了,性能优异的脉冲多普勒雷达,和,先进的航电系统。它,能,看得更远,看得更清。同时,它,那台,非常省油的涡扇发动机,和,优秀的机身设计,赋予了它,远超米格-29的作战半径。
真正的“多面手”:F-16,拥有,非常多的外挂点,可以,挂载,从空空导弹,到精确制导炸弹,再到反辐射导弹的,几乎所有类型的弹药。它,是,一个,名副其实的“炸弹卡车”。
优秀的人机工效:它,那,开创性的“气泡式”座舱盖,给了飞行员,无与伦比的360度视野。侧杆操作,也,大大减轻了飞行员的负担。
但是,它的“短板”,在某些方面,也很明显:
追求极致的“狗斗”,它,稍逊一筹:虽然,F-16,也是,一款,机动性非常出色的飞机。但是,如果,真的,和米格-29,进入到,那种,拼能量、拼角度的,近距离“能量空战”,在某些特定的包线内,它,并占不到便宜。
相对“娇贵”:它,对,机场跑道的平整度要求很高,不像米格-29那么“不挑食”。
现在,你应该彻底明白了。
把米格-29和F-16,放在一起,问“谁更强”,这个问题的答案,完全,取决于“谁,来制定,战斗的规则”。
如果,把它们,都,扔到一个,半径200公里的“角斗场”里,不带中距弹,只能用机炮和红外格斗弹,进行“肉搏”。那么,米-格-29,绝对,是一个,让任何对手,都,不寒而栗的存在。
但是,在,现代的,体系化空战中,F-16,可以,在预警机的指挥下,利用自己“看得远”的优势,在,一百公里外,就,发射中距雷达制导导弹。很可能,米格-29,还没搞清楚,敌人在哪,战斗,就已经结束了。
所以,米格-29和F-16的对决,它,不是,两款战机,单纯的性能比拼。它,更是,两种,截然不同的“作战思想”和“国家工业体系”的碰撞。一个,是,追求“极致单项”的偏科生,另一个,是,追求“全面发展”的优等生。在,不同的“考场”上,它们,会,交出,完全不同的答卷。